当然,“跟”只是教育的开始。我们之所以和学生找共同点,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动机。引领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影响,改善学生的现状,就必须在“先跟”的基础上再“后带”。所谓带,就是引导,即带领学生去你想让他去的方向,让学生具备更佳的行为和情感体验。当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后,我们便可以从三个方向去引导学生成长。
二、“后带”策略
1.从学生的期待出发:你希望怎么样?
人们做事情总是追求达到某种效果。光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是在自欺欺人。中学生的行为常受情绪支配,冲动,易激惹,在言行中往往只是泄一时之气,教师可以通过“你希望怎么样”“不想这样,希望怎样”“这样做有效果吗”等问题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真正需求。如学生抱怨:“数学老师找我麻烦,我真恨他!”当我们与他建立了亲和感后,便可以引导学生从抱怨转向期待:“如果不找你麻烦,你会希望他怎样对待你?”或者“如果情况可以不同,你希望他跟你的关系如何你会比较喜欢?”顺着这样的思路,学生的情绪就可以纾解,并可能觉察出自己的盲点。
2.从学生的局限出发: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学生受认知水平所限,对事情的看法往往不全面;受生活经验所限,处理问题的策略也很单一。在和他们沟通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也不想这样做,可是没办法。”其实,所谓没办法,只是指我们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还有许多我们暂时不知道的办法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学生陷入困境,往往是因为处理事情只知道用一种方法,并固执地认定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其实,有更多的做法,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有选择就是有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沟通中多引导学生去发散地思考:有其他的可能性吗?如上例中打架的学生,教师最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除了打架,有没有其他行为方式也能满足自尊的需要。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如果重新来过,你可以想到其他的处理方法吗”“为了避免同样的不如意情况出现,你可以做些什么来预防”等问句来帮助学生相处其他的处理方法。
3.从学生的未来出发:你想有怎样的明天?
学生往往只看到眼前的自己,言行举止常常受自己当下的处境影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人生长河的背景中去看待自己目前这一小段生活,从而让他们明确目标,确定方向,激发向上的动力。如让惹是生非的学生思考:继续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以醍醐灌顶。让前途迷茫的学生思考:三年后你希望自己在哪里?六年后?十年后呢?以坚定目标。让自暴自弃的学生思考:你想有怎样的明天?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一个信念:你可以不完美,同时你仍然可以拥有美好的明天。只有学生认同这个观念,我们才可以让他自悟:想要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用的做法。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不同。祈望通过别人的改变使自己更好,倒不如想想自己怎样改变才能取得效果。
总之,学生产生一些负面想法或作出一些负面行为,往往是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限,对事情看得不够清晰、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不够长远等所致。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如果能遵循先跟后带的原则,深入探究,有机引导,自然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催化成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