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学生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对话(语言)进行的。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不同的班主任沟通能力的差别是巨大的,有的老师似乎天生就会和学生打交道,既有亲和力,又有一定的谈话技巧,说出的话让人感觉很温暖、舒服,学生很容易听进去;而有的老师明明是想帮助学生,但是三句话就能把人说得跳起来,好心被完全曲解,不仅没有达到教育效果,反而让师生之间的误会、隔阂变得更深。
因此,熟知并运用一些与沟通有关的心理效应就显得很有必要。如果我们能对曾经取得成功的精彩案例做一些理性的整理和反思,之后有意识地把这些心理效应用在与学生的谈话中,这将有助于我们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以下我选出与沟通关系较为密切的14种心理效应,结合一些案例,逐一加以分析。
第一个效应:
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
所谓“自己人”,是指把自己和对方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听者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学生和教师用人称加以区别,特别是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习惯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这样的说法可能是下意识的,但是学生听了之后感觉很不好,仿佛学生和教师是对立的双方。因此,在与学生说话时,班主任要经常提醒自己:多用“我们”,少用或不用“你们”,实在需要特指学生时,也尽量改用“大家”这样委婉的称呼。
所谓“自己人”,关键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他是自己人,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学生是自己人。
下面是最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己人”感觉的例句。
①好孩子,你是我的骄傲!
②你喜欢××(某歌星或某作家的名字)?真巧,我也很喜欢……
③我们居然是同一个星座的……
④你真像我女儿(儿子)……
⑤我们一起来渡过这个难关……
第二个效应:
以心换心——角色置换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
在师生沟通中,不仅教师要常做换位思考,还要把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情商。
下面是角色置换效应的典型例句。
①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我很理解你。
②换了是我也可能会那样做的。
③我也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烦恼。
④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第三个效应:
没有白说的废话——调味品效应
人际交往心理学把看似废话的“调味品”起到的增加人们心理交融作用的现象,称为“调味品效应”。
班主任善用调味品效应,就可以让谈话在很融洽、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谈话伊始,不必板着脸,直奔主题,容易让学生在瞬间修筑起心理防线。先说几句“废话”吧,谈谈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身体如何、心情如何……再渐渐进入主题。这些“调味品”不是谈话的主题,也就不会引发矛盾和冲突,学生的心情在这样看似闲聊的对话中可以得到放松,后续的谈话就相对容易进行。
第四个效应: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一般来说,第三人效应有以下两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以增强说服力。
第二种做法:自己(第一人)不出面,而让第三人和第二人谈话,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者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这种做法在师生间有一些敏感问题或处理师生矛盾时最能发挥作用。